12月15日 重庆日报消息:
“《凤凰于飞》是重庆历史上第一部原创的动画大片,我对这部本土题材原创作品非常期待。”12月15日,谈起担任总策划的动画电影《凤凰于飞》,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说,这部电影可谓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凤凰于飞》是根据周勇2020年出版的《〈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改编的。这本运用影像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电影《苦干》及战时重庆的学术专著,揭示了《苦干》得以产生的背后故事。
《〈苦干〉与战时重庆》。(受访者供图)
《苦干》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纪录片奖的美国电影,1939-1940年由美籍华人李灵爱和美国记者斯科特合作拍摄。《凤凰于飞》把《苦干》产生的故事和《苦干》表现的战时重庆结合起来,创作并讲述了一对青年战地记者(女主角为美籍华人李凌爱,男主角美国记者斯科特)在抗日烽火中出生入死、浪漫唯美的故事,揭示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也把最真实的中国抗战历史展现给全世界。通过他们的视角,重庆人民在抗战中的万众一心、浴血奋战、愈炸愈强的精神风貌徐徐展现出来。
白市驿机场(美术彩稿设计)。(受访者供图)
这部动画电影由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国广文化传媒、重庆出版集团、重庆临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渝山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历时两年创作,这部电影即将制作完成,并计划于半年内和观众见面。为何要打造这部动画电影,它有何精彩之处?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讲述《苦干》背后故事,以动画电影形式揭示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作《凤凰于飞》。这家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重庆市唯一的国家重点动漫企业。
“20多年来,我们制作的大部分作品是面向孩子们的,以童话、超现实主义题材为主。但一直以来,我都想做一部和重庆有关的现实主义题材动画作品。 ”重庆享弘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炼红是重庆人,她说,“抗战文化是重庆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我想,能不能制作一部关于抗战大后方历史的动画影视作品,传承抗战精神呢?”
江边吊脚楼(美术彩稿设计)。(受访者供图)
如何让年轻人也愿意了解这段厚重历史?张炼红团队拜访了对抗战大后方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历史学家周勇。
“当时,周勇教授的学术专著《〈苦干〉与战时重庆》即将出版,我们看了他的书稿后很受触动,我觉得这非常适合用动画电影来表现,并把它讲给中国和世界观众听。”张炼红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了,不仅小朋友,越来越多成人也喜欢观看动画电影,我们决心给14岁以上的观众做一部动画电影。”
2020年,由周勇和他的团队撰著的《〈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首次从影像史学角度解读重庆抗战历史的著作,给张炼红团队带来很大启发。
“《〈苦干〉与战时重庆》是一部学术著作,并不一定适合大众阅读。但我以为,小众的学术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这部著作所讲述的《苦干》背后的故事非常精彩。转化起来当然难度大,但越是有挑战性才越有意义。”周勇说,张炼红团队了解抗战大后方历史,对创作本土题材的精品力作有一种执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再加上该团队有丰富的动画影视剧制作经验,所以,他决定与该团队合作,挑战自己,尝试打造一部原创的高水平动画电影。
创作伊始,周勇给张炼红团队提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尊重历史,不能戏说,更不能胡说,一定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揭示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要把握正确的创作理念,不只是渲染战争的残酷,更应该展现人间的真善美;尤其要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对法西斯侵略时所爆发出来的巨大的合力,和对建设更加美好、和谐世界的向往,传达积极、健康、向上的理念。这与张炼红团队的创作态度不谋而合。
老中青三代100多人参与创作,打造一部符合成人审美的动画电影
张炼红总把成人称为“大小孩”。她认为,给“大小孩”创作作品,比给“小小孩”做要难得多。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艺术性、思想性、可视性的挑战,成人已经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了,如果这部动画电影做得不用心、没有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他们是不会买账的。”张炼红说。
《凤凰于飞》编剧之一李云帆也认为:“成人已经形成世界观了,如果你简单画一个圆,就说这是苹果、烧饼,是不会让他们信服的。”
一部作品成功的前提,是搭建一个能打胜仗的队伍。张炼红介绍,2年来,共有老、中、青三代100多人参与到《凤凰于飞》的创作中来。《凤凰于飞》总策划周勇,艺术顾问汪天云,艺术总监朱毓平,联合导演王福贤、李晓、唐亮、成宝钢都是各自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们的悉心指导保证了《凤凰于飞》的品质。
十八梯茶馆(美术彩稿设计)。(受访者供图)
“这部动画电影光主要编剧就有4人,他们各自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展现出来,比如有人搭框架,有人写故事,有人加动作,有人写台词。”张炼红说,这部电影主要是给年轻人看的,因此她很注重让年轻人参与创作,李元帆就是90后。
李元帆介绍,写动画电影剧本要写出细节,十分需要耐心和想象力,将现实主义题材和动画的超现实主义表现巧妙地融合贯通。“比如主人公骑牛车进入滇缅公路,牛车有许多动作,要一一写出来。之后,再根据剧本画分镜稿,如果画得不合适,会一次次重来。”
通远门(线稿设计)。(受访者供图)
采访过程中,张炼红向记者展示了《凤凰于飞》的场景线稿设计图。画面上,以国画白描风格呈现出来的朝天门等场景,笔触苍劲而格调高雅。这些场景线稿设计,是特邀本土老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凭借他们对老重庆的记忆和情怀,与大量的史图史料相互佐证、融合,再现了抗战时期重庆的人文风貌。
在彩稿美术设计上,记者看到了版画、水彩、漫画等画风意境迥然不同的设计。张炼红介绍,集多元化的美术风格于一部影片的表现形式,是一次大胆的艺术尝试和探索。人物形象的设计颇具国风特色,设色沉稳朴素,在彰显年代感的同时又不失时尚,酣畅淋漓的动作场面、逼真细腻的面部表情,将牢牢锁住观众的眼球。
“这是一部二维动画片,我们以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来表达影片的灵魂。全剧共76场戏,其背景绘制1500多幅,动画绘制达18万张,每场戏、每一帧绘画我们都精心打磨,有的改了几十遍,改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态。”张炼红说,“我一旦认定了就一定要做下去,再困难我都要做下去。”
致敬英雄重庆人民,引发观众对抗战大后方历史的思考
“观众看了这部动画电影就会明白,中国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抗战时期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苦干,这是我们要表达的核心的东西。”李云帆说,当代年轻人对抗战历史是有兴趣的,可是没有很好的途径去了解这段历史,《凤凰于飞》将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和故事,把这段历史讲述给更多人听。
魁星楼(美术彩稿设计)。(受访者供图)
张炼红认为,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苦干的精神。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设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中国人在再苦再难的环境中都能苦干,这种精神让她十分感佩。“我们在《凤凰于飞》中想要表达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英雄主义,一个个普通人的苦干造就了重庆的胜利、中国的胜利。”她说。
“《凤凰于飞》对我们认识重庆、认识中国、认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独特的意义。”周勇说,我们创作这部电影是为了致敬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庆人民,将让观众感受到重庆人民面对空袭时那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了解到海外华人为中国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用当代人可感知的方式揭示历史上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他表示,相信观众将来走进电影院后,将享受到一场与众不同的视觉盛宴,引发他们对抗战历史、人类命运的思考,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国,建设美好世界。
据了解,《凤凰于飞》的制作进度已经接近尾声,创作团队正在打造电影的主题歌曲、优化部分情节和画面,电影计划半年内在全国院线公映。
源于:重庆日报
转载于网易号
原标题:根据奥斯卡获奖电影纪录片《苦干》背后故事改编,重庆打造动画电影《凤凰于飞》